THE NEW SCULTURA DISC
THE NEW SCULTURA DISC
The new scultura DISC
公路車的煞車制動性能新境界
今年(2016)4月3日第100屆的比利時Tour of Flanders(環法蘭德斯)大賽,美利達的SCULTURA DISC (斯特拉.碟煞版)成為史上首度出現在World Tour世界一級職業公路車賽的碟煞公路車,為碟式煞車系統導入公路自行車的趨勢寫下了歷史性的一頁。
而SCULTURA DISC的優異性能更讓原本多少有疑慮的Lampre 美利達.藍波車隊選手大表滿意,直呼希望UCI盡快恢復比賽使用,且期待能夠多多使用 !

(2016.4.10舉行的Paris-Roubaix大賽,Lampre Merida車隊的Marko Kump騎著Scultura Team Disc(斯特拉.碟煞版),在一群突圍領先的選手當中帶頭前進)
因為具有明顯的較優制動性、煞車性能而提升騎行安全,早已運用其他類型車輛的碟片式煞車系統,近幾年來開始導入相對傳統守舊的公路自行車領域。現在,為了提供更安全、更優質的創新產品,美利達以全新進化版的2017 SCULTURA DISC,迎接碟煞版公路車的時代來臨。

SCULTURA DISC的精心設計,讓傳統輪框夾式煞車為人詬病的制動疑慮獲得了根本解決。承襲SCULTURA高剛性、高舒適與高效率的家族基因之外,SCULTURA DISC的車架設計還可容納更寬的28mm輪胎,讓吸震與舒適性更進一步提升。因此,在2016 Tour of Flanders、Paris-Roubaix兩大石板路大賽,碟煞版SCUlTURA DISC榮膺擔綱Team Lampre Merida(美利達.藍波車隊)選手車的任務。

在登山車和cyclo cross越野跑車已被列為基本配備的碟煞系統,如今終於跨進公路車領域。碟煞系統雖然比傳統式的煞車重了一些,但它的煞車制動性能優勢,就行車安全的提升而言,是無可取代的 --
+ 不論晴雨,特別是雨天或濕滑路面,提供最一致性的煞車制動性能。
+ 車圈輪框不再有煞車磨耗的問題。
+ "燒框"的問題不再,車圈不再因連續煞車產生高溫,而導致瞬間燒爆內胎的危險。

一般而言,典型的彎道下坡煞車習慣是,先用後煞車為主的"滑煞",以保持一定的速度,但在過彎前瞬間運用前煞車的技巧,以達到犀利過彎的效果。這樣的煞車習性正是碟煞系統的強項,和另一碟煞的優勢所在。

技術
全新SCULTURA DISC車架的有兩種等級的碳纖維,和一種鋁合金的材質。頂級的碳纖維車架代號CF4,同Lampre-Merida車隊版所使用,重量僅900公克;代號CF2的碳纖維車架,重量約1,000公克以內;代號LITE的鋁合金車架則1,500公克以內。CF4車架採競速性格的幾何,CF2與LITE車架則為較直挺的舒適騎姿,但就品質與性能而言,都一致性的出自美利達的專業設計,如:
高剛性的頭管與五通,優異的舒適度與空氣力學表現;後下叉延長了8mm以容納更寬的外胎,並順應SHIMANO碟煞系統對車架的要求;最佳化的前叉與後三角設計,以因應碟煞施加於公路車左側的制動力。

聰明的「NACA快背斷面」下管、立管設計,降低了SCULTURA DISC車的風阻係數和重量,並符合UCI的管型要求。其它讓SCULTURA DISC成為新一代頂尖碟煞公路車代表作的諸多設計因子:
+ CF4與CF2的碳纖維車架採用12mm的貫通軸(前100mm,後142mm),搭配160mm的碟盤尺寸,以符合比賽時UCI中立器材支援的規格。
+ CF4碳纖維車架使用R.A.T(Rapid Axle Technology)「貫穿軸快拆系統」,可以達到快速的替換輪組速度。
+ CF4與CF2車架的卡鉗安裝採用Flatmount「平整裝配」設計,卡鉗支撐面更廣大,煞車力道更直接,另外,還可讓後上叉的設計有 更高的自由度。
+ 所有車架都可以容納28mm的寬胎。

此外,最吸睛的就是碳纖維SCULTURA DISC車種都配備的獨們創新設計 DISC COOLER「碟煞散熱鰭片」:能巧妙的快速排除卡鉗的蓄熱,儀器實際量測顯示,在4分鐘持續煞車的情況下(像是長下坡),DISC COOLER可有效降溫高達35度,進一步確保了碟煞性能的穩定。
p.s. 前碟煞因為不受騎士阻擋,位在受風處,騎行時的通風已足夠散熱,故不需散熱片的設計。

THE NEW SCULTURA DISC PHOTOS






LAUNCH OF THE NEW THE NEW SCULTURA DISC
THE NEW SCULTURA DISC GEOMETRY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