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cultura Disc 6000 (斯特拉迪士 6000)
Scultura Disc 6000 (斯特拉迪士 6000)
相較於偏競賽取向的CF4車架,CF2更適合一般車友騎乘;立管與下管使用具有低風阻效益的「NACA快背斷面」結構;高剛性的異徑頭管,讓您的操控更能隨心所欲;碟煞採用直通軸規格,大幅提升剛性;走線採用「隱藏式管線」配置;後卡鉗搭配「碟煞散熱鰭片」裝置。CF2車架都可相容28mm的寬車胎。CF2碳纖維車架以及鋁合金車架的錐形頭管,上方培林維持1又1/8吋,下方則是1又1/2吋的規格。

12-100 直通軸
直通軸系統,不僅可以增加側向剛性表現,而且輪組裝卸的便利性,也可以提升,尤其是碟煞系統。美利達在後輪使用12mm的規格,前輪則有12mm以及15mm的規格。

奈米碳纖維
任何能增強碳纖維性能的方法,一直不斷地被研究開發。美利達在碳纖維製程之中,加入了特殊奈米微粒,可大幅強化樹脂的粘合強度,使得碳纖維車架整體結構的抗衝擊能力,提升了高達40%,車架更堅固耐用。2017年全車系採用此項技術。

AWS抗皺摺工法
碳纖維車架可以比其他素材,形塑出更變化多端的形狀。然而,舊有製程的限制,雖然碳纖維車架外觀能夠平整光滑,但在內壁卻是如月球表面般的凹凸不平。美利達在碳纖維製程中,採用特殊內襯,可以將內壁皺摺的情況降至最低,達到更穩定的性能表現,剛性更強,耐用度更高,而且重量也能降低。

碳纖維前叉
工藝技術的展現,高階的前叉產品已採用全碳纖維材質。美利達的碳纖維前叉,能結合高吸震能力,又能顧及側向剛性,足以應付任何需要高度精準的操控情況,適用輪圈式煞車以及碟煞系統。

X-Taper頭管
外觀狀似X造型的異徑頭管,上方採用較小口徑培林,下方則是大口徑培林,在不需增加車架多餘重量的情況下,再把頭管剛性表現大幅提升。搭配錐型豎管的前叉,能達到精準的轉向操控性能。

NACA快背斷面
科學化的風洞測試,累積數據的分析,美利達從中找出空力車款WARP TT與REACTO的最佳化管形結構「NACA快背斷面」,並將此技術應在SCULTURA、BIG.NINE與BIG.SEVEN。參考機翼造型,在靠近收尾處直接削平,將此管形應用在下管、立管與後上叉,除了可以將車架重量控制在水準之內,又能同時兼顧空氣力學與剛性的表現。

隱藏式管線
將管線隱藏於車架內,外觀更簡潔,同時管線又有更佳的保護性。

Di2 整合
就如同頂尖職業賽事的器材競爭一樣,越來越多追求高科技零件的公路車愛好者,開始接受Shimano操控省力、耐用度高的Di2電子變速系統。任何標示「Di2整合」圖章的車款,在後下叉或是座桿內都設計有電池座,以達到最佳的電子變速系統整合性。

碟煞散熱鰭片
公路車碟煞散熱系統是一項非常能提升安全性的發明。公路車碟盤通常比登山車所使用的要小,在像是長下坡、長時間煞車的情況下,前煞車因能撞風,散熱快,而配置在後煞的碟煞散熱鰭片系統將能發揮最大的效益,協助卡鉗散熱,煞車性能更穩定。

12-142 直通軸
直通軸系統,不僅可以增加側向剛性表現,而且輪組裝卸的便利性,也可以提升,尤其是碟煞系統。美利達在後輪使用12mm的規格,前輪則有12mm以及15mm的規格。
年份 | 2018 |
---|---|
車種名 | Scultura Disc 6000 |
建議售價 | 85,800 |
速別 | 22 |
車架型式 | Scultura CF2 disc 12 [PF86] |
尺寸 | XXS(44)-XS(47)-S(50)-SM(52)-ML(54)-L(56)-XL(59) cm |
顏色 | 美堤綠 |
前叉 | Scultura carbon pro 12 FM |
天心互通碗 | Shimano Pressfit BBR72 |
剎車握把 | Shimano Ultegra |
前夾器 | Shimano Ultegra disc |
後夾器 | Shimano Ultegra disc |
鏈條 | KMC X11-1 |
齒盤曲炳 | Shimano Ultegra 50-34 |
前變速器 | Shimano Ultegra DF |
後變速器 | Shimano Ultegra RD-R8000SS |
飛輪 | Shimano CS-5800-11 11-28 |
握把 | Merida Road Expert |
手把 | Merida Expert Compact road 31.8 |
手把豎管 | MERIDA Expert 31.8 -5 |
車頭碗 | Merida M2331 Neck |
前花鼓 | attached |
後花鼓 | attached |
車圈 | Fulcrum Racing Expert disc F12/R12 |
座墊 | Prologo Nago Evo |
座管 | MERIDA carbon Comp SB15 27.2 |
變速控制桿-前 | Shimano Ultegra disc |
變速控制桿-後 | Shimano Ultegra disc |
前外胎 | Continental Grand Sport Race 28 fold |
後外胎 | Continental Grand Sport Race 28 fold |
參考重量 | 7.85KG / M-L(54) |
* 車種規格、顏色、配備以實車為準,本公司保留修改的權力
「車架高度」(簡稱:架高,英文為STACK)和「上前管」(英文為Reach),是為了要能更快速地比較不同車架之間的騎乘姿勢、幾何,而發展出的判斷依據。時下流行的上管壓縮設計車架,或是針對女性設計的低跨點車架,因為上管傾斜度的不同,當更換車架要重新Fitting時,容易造成上半身姿勢調整的誤差,但是透過「架高STACK與上前管REACH」的數據,則可以輕易在不同幾何設計的車架中,找到最適合車手的車架尺寸。車架的「架高STACK與上前管REACH」是以五通中心點以及頭管上緣中心點為基準點,五通中心點畫一垂直線,頭管上緣中心點畫一水平線,兩線交會處至五通中心點的距離定義為「架高STACK」,至頭管上緣中心點的距離定義為「上前管REACH」。在判斷不同車架是否適合同一個車手時,可以將不同車架的「架高STACK」除以「上前管REACH」,所得的值,就可以有效用來判斷欲更換的車架是否適用於車手。
- FS車架尺寸
- ST車架立管 [mm]
- TT虛擬水平上管 [mm]
- HT車頭管 [mm]
- HTA車頭管角度[ ° ]
- STA車架立管角度 [ ° ]
- CS后叉下支架 [mm]
- BD五通落差 [mm]
- FO前叉足長 [mm]
-
SH跨高 [mm]
- S架高 [mm]
- R上前管 [mm]
- WB輪距 [mm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