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RIDA 美利達自行車
美利達自行車
  • 首頁
  • 全車系
  • 人身部品
    • 包款
      • 後背包
      • 行李袋
      • 郵差包
      • 手機袋
      • 座墊包
      • 車架袋
    • 襪款
    • 單車碼表
    • 展示架
    • 護目鏡
    • 棒球帽/小帽
    • 工具組
      • 簡易工具組
      • 其他工具
    • 車鎖
    • 水壺
    • 水壺架
      • Carbon系列
      • 鋁合金系列
      • 塑鋼系列
    • 打氣筒
      • 立式打氣筒
      • 攜帶式打氣筒
      • 高壓打氣筒
    • 單車手套
      • 短指手套
      • 長指手套
    • 自行車燈組
      • 前燈
      • 後燈
      • 前後燈組
        • Merida USB 鋁合金前後車燈組
        • 高亮度前後燈組
        • QL-275W+QL-262 前後燈組
    • 服裝
      • 自行車服
      • 自行車褲
    • 安全帽
    • 護臂套
    • 單車頭巾
    • 自行車零件
      • 手把帶
      • MTB握把
      • 踏板
      • 座管束
      • 座墊
      • 手把豎管
  • 經銷商

<用單車閱讀台灣> 縱騎新莊三百年的燦爛時光 (下)

首頁 » 最新消息 » 單車旅遊 »

縱騎新莊三百年的燦爛時光 (下)

<用單車閱讀台灣> 縱騎新莊三百年的燦爛時光 (下)

[2018-03-08]

縱騎新莊三百年的燦爛時光 (下)

上集發表後得到不少朋友的鼓勵,新莊在地人的熱情回饋更是窩心,

許多車友都十分驚訝,印象中的工業移民城市竟有如此的歷史厚度,

是眾人的熱情與分享,一起成就了這趟雋永的旅程。(上集...請點選)

新莊武聖廟是北台灣最早的關帝廟,

後殿過水廊上鑲有重建、與置產兩塊木碑,是紀錄武聖廟歷史的重要文物。

穿過武聖廟旁的窄巷,景德路原是後村圳的圳道,加蓋後成為道路,

所以呈現自然的蜿蜒曲線;後村圳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清乾隆十年,

從樹林引大漢溪水,不只灌溉新莊平原,也是居民的飲用水源。

從武前街騎上新月橋,這是新莊的新地標,可能也是外地單車人對新莊的印象。

230_dsc_8855.jpg

進入中平公園,有一座知名畫家李石樵紀念銅像,

李石樵是橫跨日治與民國兩時期的知名畫家,有台灣西畫泰斗之封號,

1923年考入台北師範學校,學生時期即以「台北橋」一作入選台展,

1929年到東京,三度應考終入東京美術學校。

後因家庭遭逢變故,李石樵經歷長輩不支持與經濟上的雙重壓力,

始終保持藝術的堅持,終在日本及台灣展覽中展露頭角,

並且是第一位獲得日方官辦文展「免審查」資格的台灣人。

188_dsc_8759.jpg

我們特意騎到輔仁大學門口,這裡舊地名營盤。雍正年間,龜崙嶺新道

(今中正路)開通,朝廷在此設營駐防,維護商旅安全,稱為營盤。

144_dsc_8571.jpg

續向西南行,到丹鳳後右轉壽山路,開始爬坡。思緒回到1733年,先民

從新莊沿十八份坑溪經龜山到桃園開鑿的龜崙嶺舊道,就約當現在輪胎

下的壽山路,這條路也讓新莊逐漸成為北台灣的陸路與水路交會中心。

過了壽山路1.5公里以後注意左側,大約在海拔82公尺的地方左轉左側的

無名道路,沿著十八份坑溪的右岸上溯,大約再騎行1公里,

就會到達日治時期開築的新莊水道頭 - 新莊水源地。

148_dsc_8686.jpg

長久以來,新莊居民飲用水都取自圳道,生活廢水也排入圳道,日治後期為了解決飲水

品質與衛生問題,1934年在十八份坑溪上游設立供水量50萬噸的自來水廠,

目前仍完整保存了新莊水道記碑及大部分的水廠設施。

水廠雖已除役,但廠內設施依然保留原始樣貌,與老照片對照,相差並不多。

(下圖翻拍自蓬萊舊庄)

ref022.jpg

149_dsc_8688.jpg

廠內的空地增設了烤肉區,利用者不多,應該是知道的人太少了。

154_dsc_8697.jpg

愉快地下滑回丹鳳,我們騎進一個活生生的古蹟聚落 - 樂生療養院。

這個聚落的保存沸沸揚揚的吵了好多年,

開發與保留雙方拉鋸到精疲力盡,現在已成定局,工程已進行,

就看保留的部分如何盡快做好古蹟修護了。

建於1929年的行政大樓是大正時期的風格,融合西洋建築與日本傳統建築的語彙。

166_dsc_8715.jpg

台1甲的上坡路段,劉銘傳鐵路的遺跡,正式名稱為龜崙嶺鐵道橋遺構。

要一窺這清朝鐵路的遺構可要有堅定的毅力,從北側找路下到溪中,

請備好雨鞋,或用多個塑膠袋包覆車鞋,潦K到橋下,一窺三代的建築,

最上層是現代路面,中間是日治時期1907年所建的石造拱橋,

基座推測是建於1893年的劉銘傳鐵路遺構,基座石材是石英砂岩,

與1882年興建的台北城城牆相似,石材可能也出自於內湖的金面山。

224_dsc_8829.jpg

下滑回丹鳳,看著沿途的發展,感謝單車旅行的前輩們,因為你們的身影,

讓我們也愛上單車旅行,因此才有機會耙梳新莊古樸不為人知的一面,

也才有機會用單車閱讀新莊平原三百年的燦爛時光。

(下集)完整的資料、照片來源:Eric的單車日記

>>回上一頁

最新消息

  • 新聞消息
  • 測試評比
  • 單車旅遊
聯絡我們Contact Us

相關連結

電子型錄 終身保固政策 隱私權政策 MBF 人車幾何設定服務

常見問題

  • MBF 相關問題
  • Q&A常見問答
  • 電話: 886-4-8526171 / 傳真: 886-4-8527881 / Email: bicycle@merida.com.tw ; merida-tw-contact-form@d10i.de
    地址: 515 彰化縣大村鄉美港村美港路116號

    跟隨我們

    美利達自行車 Merida Bikes

    © 2023 MERIDA 美利達自行車 All rights reserved.

    客服專線: 0800-296188

    美利達全球服務網

    此網站使用cookies蒐集必要的使用者瀏覽行為,以讓我們能為您提供更好的瀏覽體驗。 瀏覽本網站,即表示您同意 線上隱私權聲明
    × 關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