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用單車閱讀台灣> 騎不盡的200年 看不完的40里
<用單車閱讀台灣> 騎不盡的200年 看不完的40里
[2017-11-25]
<用單車閱讀台灣>
騎不盡的200年 看不完的40里 (大溪 霄裡 龍岡)
這條路線連結桃園歷史縱切面與地理橫切面,
從18世紀末凱達格蘭與漢人的合作,一路騎到大漢溪河運極盛期,
再騎到日治時期的桃園大圳開發與皇民化運動,
最後遇到民國40年代的滇緬孤軍,異域。
豐富多元的景點,包含古道、歷史地景、水圳綠廊、花田、
稻浪、古厝、農村、水塘、湧泉、綠蔭隧道、軍事風情,忠貞遺風、
滇緬風味、眷村、文創基地等,藉由實地的騎旅感受,
讓多元族群在這片土地的刻痕,轉化成愛台灣的實際力量。
齋明寺是一座三合院格局的古廟,質樸、簡潔、清幽、莊重,
就像隔壁的農家屋舍,我很喜歡這種生活禪的氛圍,
充分反應出佛家的教義精髓。
有些雙北地區的車友可能會覺得齋明寺似曾相識,
沒錯,大溪齋明寺與五股西雲寺有著相似的韻味。
御成路古道又稱九號崎古道,因為桃園大圳的第九個涵洞就在古道旁。
還記得前一陣子雕像被破壞的嘉南大圳之父-八田與一嗎?
桃園大圳是八田與一在台首次參與的水利工程喔!
古道旁就有一座供養塔,紀念55名殉職者,可見開鑿當時困難度之高。
剛剛從齋明寺滑下大漢溪很爽快,現在就要還了,
沿著河階陡上,許多車友都騎到不要不要的,慢慢往上龜,
月眉三坑水岸綠廊的大地拼布又漸漸呈現在眼前。
直接往忠貞市場騎去,第一個目標就是引人注目的國旗屋米干店,
店旁旗海飄揚,儼然就是該店的招牌。
忠貞市場旁還有一輪異域的新月,
雲南的多元宗教信仰也隨著滇緬孤軍在這裡生根。
伊斯蘭教徒因為台北清真寺路途遙遠,
往返費時,所以募款建造了龍岡清真寺。
如果能沈靜下來,細細地品味這座森林,一定會發現,
大地孕育的生物,無論是初生、熟成、或凋萎,
都充滿宇宙運行的活力,都是生命的絕美風景。
完整的資料、照片來源:Eric的單車日記